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就目前在中国的技术水平来说,分为机械法(有损检测)和物理法(无损检测)两种。
机械法检测残余应力主要包括盲孔法、环芯法以及割分法。现在因为环芯法和割分法的技术及使用环节的限制,相对来说使用盲孔法检测残余应力比较多一些。以下重点介绍盲孔法检测方法。联系胡女士139-691-66-799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是在被测工件上贴上应变计(应变花),然后在应变计的规定位置钻盲孔,钻孔的过程就是工件释放应力的过程,释放的应力通过应变计的变化量精确测量出相应的三个方向的应变值,然后检测设备会根据测量的应变值、应变计的相a关参数和被测工件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自动计算出被测位置的残余应力。其结果会反应出被测点的最大、最小主应力以及主应力的角度,从而方便工程进行数据分析。测量的结果与应变计的精度以及打孔的准确度都有关系,所以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方方面面都做仔细,像选择好些的应变计,不要使用太便宜的,使用专用打孔设备还有技术纯熟的技术人员等。虽然盲孔法属于有损检测,但是钻孔的深度在1.5mm左右,有些工件可以忽略不计。但因为它的精确性和经济实惠等,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选择盲孔的厂家还是很多。
物理法(无损检测)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X射线法、超声波法及磁测法。这三种方法使用X射线的比较多,超声波法和磁测法因为技术不成熟,使用的很少。X射线测试方法因为准确度高、测试方便等原因使用的也很广泛,但是价格较贵,一般国产的X射线仪在40左右,进口的在100万以上,因价格的原因一般大型国企和学校使用的比较多,中小企业选择盲孔法的比较普遍,毕竟准确度能达到要求,盲孔法的检测仪价格在2万左右,大部分企业这个价格能接受。所以想比较而言,盲孔法检测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1.
二.焊接残余应力检测仪主要功能
本系统可以测量各种材料不同状态下的静态应力应变,从而能够帮助用户分析被测材料在受力或自然状态下力的大小、方向及产生的位移等参数及曲线。
2.
本系统可以测量金属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从而帮助客户分析出被测材料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及本材料的负载能力。并绘制出残余应力的大小、方向坐标图及分布曲线图。
3.
全数字化智能设计,操作简单,测量功能丰富,热拔插USB计算机接口,配置计算机操作软件可读取仪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亦可组成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4.
组桥方式多样,如1/4桥、半桥、全桥、混合组桥和1/4桥单端补偿接桥方法。
5.
平衡方式——自动扫描平衡。
6.
各测点参数单独设定时,能同时测量拉压力、应变、位移。该仪器适合多参数测量的测试现场使用。
7.
该仪器内置数据存储器,可随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和数据回放。
8.
该仪器为液晶屏显示窗口,通过通道切换功能可查看所有数据,测量值无需进行折算清晰明了,方便查看。
9.
BN-SM200静态应变检测仪配套的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具有数据采集、表格、T-Y图、X-Y图、应力分布图、棒图显示、应变花应变分析等强大的软件分析功能。
10. 可以同时测量5个点的残余应力,计算显示残余主应力及角度(σ1、σ2、θ),并能绘制应力应变大小及角度示意图,直观明了
11.
手动输入测量残余应力需要的释放系数A,B值
12.
如果用户,不能确定A,B的数值,可以输入被测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应变化的型号值,设备会自动计算出被测材料的释放系数A,B
一、主要技术参数
1.
主机测点:16点(应力应变测量);5点(残余应力测量)
2.
测量单位:με,kN,mm,MP, °
3.
测量范围:应变 0~±38000με;位移
±1.0000~±99999mm;
残余应力:±60000MP
拉压力 ±1.0000~±99999kN
4.
平衡范围:±38000με
5.
分辨率:应变:1με;残余应力:0.01MP;拉压力及位移:0.01%/F.S
6.
平衡方式:自动扫描平衡
7.
扫描速度:16通道/1秒
8.
灵敏度设置范围: 1.000-9.999(单点设置,统一设置)
9.
供桥电压:DC 2V
10.
自动检测计算显示残余主应力及角度(σ1、σ2、θ), 在线或离线打印存储
11. 适用桥路电阻:60~1KΩ
12. 显示窗口:1
13.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14.
操作方式:触摸屏操作
15. 组桥方式:1/4桥、半桥、全桥、混合组桥、1/4桥单端补偿接桥方法。
16. 零点漂移:±3με/4小时;±1με/℃
17. 精度:0.1%
18. 非线性:±0.02%F.S
19. 测量功能:数据存储、数据回放
20. 数据存储容量:1000页(16通道数据∕页)
21. 工作模式:本机自控/计算机外控
22. 计算机接口:USB2.0
23. 温度:-10~+45℃
24. 电源:AC220V 50Hz
三.应用领域
1.机械工程及制造设备
2.高铁、汽车、轮船等交通设备
3.电力、动力工程
4.桥梁和道路
5.冶金、石油、化工
Bonameiling20150928